七情六欲

礼记
编辑
《礼记·礼运》中记载道:“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七者弗学而能。”就是说,这几种情态是与生俱来的,不学就会。
佛教
编辑
佛教中的说法与《礼记》中的说法基本一致。佛教中的七情是“喜、怒、忧、惧、爱、憎、欲”。[1]
中医
编辑
中医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,中医七情指“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”(但对应五行的只有“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”五种)。中医认为,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。如果掌握不当,例如大喜大悲、过分惊恐等等,就会使阴阳失调、气血不周,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,形成各种病。“思”指的是烦燥、焦虑、思虑过多。
(心)喜心相外。
(肺)悲从中来,泣不成声。
(脾)思不进食。
(肝)怒火中烧,伤肝。
(肾)惊恐过度,吓出尿来。